近日,《每日体育报》对巴萨的拉玛西亚青训营展开深度报道,用详实数据展现这座足球工厂惊人的经济“造血”实力。

报道指出,拉玛西亚已稳坐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体育与经济双重领域的头号宝藏宝座。
这座足球圣殿不仅输送了俱乐部史上最具决定性的传奇球星,更通过零转会费的方式让梅西、哈维、伊涅斯塔、普约尔、巴尔德斯、佩德罗和瓜迪奥拉等巨星直接从青训梯队升入一线队,完美诠释了自产自销的黄金价值。
然而,并非所有天才少年都能在诺坎普站稳脚跟。当无法提供成长空间时,俱乐部会将这些精心培育的璞玉转化为真金白银,确保每分钱的投资都能收获回报。
尽管巴萨始终秉持“自家孩子优先用”的原则,但球员出售仍是必要策略。如今俱乐部在转会合同中巧设各种附加条款:未来转售50%分成、强制买断租借、回购权,以及根据夺冠次数和目标达成支付的浮动奖金等,将交易价值最大化。
二十年间(2006-2025),这支红蓝军团通过出售青训球员累计进账2.5645亿欧元(估值)。这笔巨款让俱乐部化身真正的“印钞机”,用自家培养的“珍宝”持续创造财富神话。
拉玛西亚不仅是足球天才的摇篮,更成为重要的收入支柱。多年来,多位青训球员在转会市场掀起巨浪,证明这座加泰罗尼亚青训营是兼具战略价值与高回报率的顶级资产。
2015-2016赛季堪称丰收季,佩德罗转会切尔西的交易尤为耀眼。3000万欧元基础转会费加上300万欧元浮动条款(最终未全额触发),创造了当时青训球员转会费的新高。
其他历史性交易同样震撼足坛:法布雷加斯3300万欧元加盟切尔西,蒂亚戈2500万欧元转投拜仁慕尼黑,这两笔重磅交易至今仍被球迷津津乐道。
此外,博扬-科尔基奇(1200万欧元转会罗马)、赫拉德-德乌洛费乌(600万欧元加盟沃特福德)和卡莱斯-佩雷斯(1200万欧元离队)等新星的转会,也持续为俱乐部带来可观收益。
虽然这些球员离开了诺坎普,但恰恰印证了青训营强大的造血能力。即便在最近十年,拉玛西亚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盈利能力。维克托最近以800万欧元转会布拉加的交易,再次证明俱乐部能将本土人才转化为经济收益,巩固了青训营作为球星摇篮与经济引擎的双重地位。
过去五年间,巴塞罗那向世界展示了拉玛西亚的卓越成果。亚马尔、库巴西、马克-卡萨多、巴尔德、加维和费尔明等新星,都是本土青训的璀璨结晶。自2021年胡安-拉波尔塔主席上任以来,俱乐部在保留年轻才俊的同时,也通过精明交易实现财务公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转会包括:莫里巴1600万欧元加盟RB莱比锡、尼科-冈萨雷斯850万欧元转会波尔图,以及本赛季维克托800万欧元净转会费加盟布拉加。这些操作展现了俱乐部在竞技发展与经济可持续性之间的完美平衡,将年轻球员转化为宝贵资产的同时,丝毫不损害其成长潜力。
除此之外,一些看似不起眼但收益可观的交易也在悄然进行:马莫尔190万欧元转会拉斯帕尔马斯,乌奈-埃尔南德斯450万欧元加盟吉达联合。这些交易让青训营过去五年总收入达到约5300万欧元,进一步巩固了拉玛西亚作为俱乐部关键资源的地位。

以沙迪-里亚德和比尔希利为例,这两位因在巴萨多个青年梯队效力而被视为拉玛西亚出品。摩洛哥中卫里亚德2019年加盟后,从少年B队快速晋升至少年A队,租借萨瓦德尔后回归并完成一线队首秀,最终以800万欧元转会贝蒂斯(含50%未来增值条款)。比尔希利同样从少年队起步,升入巴萨二队后虽未为一线队出战,但近期为俱乐部带来350万欧元收入,红蓝军团仍保留其50%所有权。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不仅培养球员,更将他们打造成高价值资产。虽然俱乐部在青训营盈利榜上位居前五,但拉玛西亚的总估值傲视群雄——这一点甚至无需通过出售球员来证明。通过为青训球员提供二队和一线队的发展通道,俱乐部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内部潜力。
根据eToro基于Transfermarkt数据的报告,拉玛西亚当前总估值高达34.81亿欧元,远超全球其他足球学院。本菲卡以30.64亿欧元紧随其后,传奇的阿贾克斯青训营则以25.59亿欧元排名第三。
巴萨现役阵容中的年轻球员不仅是经济瑰宝,更是俱乐部未来的战略核心,堪称不可转让的“镇队之宝”。最近两笔交易——埃克托-福特和伊尼亚基-佩尼亚租借至埃尔切——也印证了其他球队对巴萨青训球员的强烈需求。目前,固定收入总额已达约2.5645亿欧元。
需要强调的是,巴萨还能从那些晋升一线队并成为精英的球员身上持续获益,因此他们从未出现在出售名单中。这些球员的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如曾经的梅西、哈维、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以及如今的亚马尔。
至于俱乐部在拉玛西亚的投入(包括人员和运营成本),根据2023-2024赛季经济报告显示为1679万欧元。而前几年这一数字约为3500万至4000万欧元,不过俱乐部已通过削减开支实现了成本控制。
在德科-拉波尔塔-弗里克的管理时代,俱乐部一方面高度重视青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收入来源,近期完成了多笔球员交易。最近的五笔交易中,有两笔发生在2024年,三笔发生在2025年。